一网通办

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一网通办  >  公共服务  >  后勤服务  >  正文

后勤服务

【健康专栏】9月份健康提示

来源:   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   时间:2024-09-01        点击:

9月份健康提示: 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注意预防新冠感染、病毒性腹泻、食源性疾病

 

进入9月,早晚温差逐渐增大,又正值学校开学之际,随着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,应注意学校传染病的发生。温馨提示大家应警惕新冠感染、病毒性腹泻、,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。

 

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

9月恰值学校相继开学,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、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,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。

 

健康提示:

 

1)学校应做好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;针对有疫苗预防(非免疫规划)的传染病如流感、水痘、出血热等,建议师生按国家接种要求程序自愿接种疫苗。


2)学校及按规定严格落实晨午检、因病缺课缺勤登记、病因追踪、病愈返校和卫生消毒等制度,密切留意学生的健康状况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理,着重防范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。


3)开展健康教育活动,结合各类传染病疫情特点,有针对性地适时对学生、教职工和家长开展健康知识宣传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、卫生和生活习惯,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。


4)应注意食品和饮水安全,在开学前对食堂等关键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,不留安全隐患,对供水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检查,对水质进行采样送检,经正规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饮用。

二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冠状病毒感染

目前我省新冠感染处于低水平波动期,建议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
健康

 

1)做好日常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注意卫生习惯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,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,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

2)加强个人健康管理。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,如有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不适症状时,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,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;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病毒性腹泻



   秋季为病毒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,它是由多种病毒如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、腺病毒、星状病毒、杯状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临床特点为起病急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,病程短。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。其中引起秋季腹泻的病毒最常见的为轮状病毒,而诺如病毒感染则易在集体场所引起暴发。

 

健康提示:

      (1)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病毒性腹泻最重要和最有效措施,室外返回、饭前便后等情况下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。

      (2)注意水源及食物卫生,正确烹饪食物,做好餐具消毒。

      (3)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,患病后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家人近距离接触,尤其不要去做饭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;病人呕吐物、粪便应消毒处理。如学校发生学生呕吐等情况,规范处置呕吐物。

     (4)一旦出现不适症状,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食源性疾病

   5-10月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月份。秋季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各种致病微生物,毒菇中毒也时有发生。食源性疾病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个别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

健康提示:

    (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保持清洁,饭前便后、处理生、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、接触宠物、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。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、晾干,并经常蒸煮消毒,厨房环境要清洁。

    (2)生熟食物要分开,加工食物的厨具、容器要生熟分开。

    (3)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,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,没有霉变的主粮、豆类和花生等,适当清洗、削皮,降低风险;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

    4)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,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。

    (5)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,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,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,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℃以上。

    (6)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、卫生条件好的餐厅,保持良好就餐方式,尽量采用分餐,提倡使用公筷、公勺,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。

    (7)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。不采集、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。